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津津乐道 > 正文
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呈现新特点 高校财经类专业报考热度有所下降
2021-08-30 17:17:57 来源:齐鲁晚报 编辑: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类专业,2020年在山东最低投档位次是全省第380名,2021年到了第519位,位次降了139名;武汉大学和南开大学的金融学类专业位次也降了……”2021级大学新生陆续报到,新高三学子也开始摩拳擦掌,有细心家长在整理录取数据时发现,与医学类专业热度高涨不同,不少高校财经类专业报考热度有所下降。

“财经类专业不热了吗?”

财经类专业不热了吗?为解答这个问题,记者对2020、2021山东省普通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投档单进行了抽样分析,共抽取了近两年在山东招生的107所高校的经济类相关专业,其中包括29所“985/211”高校,78所“双非”高校。统计发现,29所“985/211”高校的“金融学/金融学类”专业中,18所高校的相关专业2021年投档位次低于2020年,另外11所投档位次略有上升。“降温”高校数量比“升温”高校多7所。78所“双非”高校的数据显示,“升温”高校为34所,另外44所投档位次则有所下降。

以经济类专业实力较强的热门高校——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类专业为例,2020年在山东最低投档位次是全省第380名,2021年到了第519位,下降139个位次;武汉大学金融学类(弘毅学堂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试验班),2020年投到全省第992名,今年是1005名;南开大学金融学类,2020年在山东最低投档位次是1150名,今年则是1269名。

“两财一贸”高校中,中央财经大学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金融类专业均出现“降温”现象。其中,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学类专业2020年在山东最低投档位次是1231名,今年则是1371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类专业2020年在山东最低投档位次是2379名,今年是2823名。不过,上海财经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则略有上升,该校2020年在山东最低投档位次是1094名,今年则是1050名,上升了44个位次。

另外,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类(智能金融与区块链金融)2020年最低投档位次是3850名,今年是4019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专业2020年在山东投档最低位次是9622名,今年则到了10186名,下降了564个位次。

当然,与上海财经大学的金融学专业一样,也有部分高校今年的投档位次有所上升。像湖南大学的金融学专业2020年在山东最低投档位次是9494名,今年是9088名,上升了406个位次;中国海洋大学金融学专业,2020年投档最低位次是11060名,今年是10800名,上升了260个位次。从总体来看,所抽取的29所“985/211”高校中,金融学专业投档位次下降的共18所,位次上升的有11所。

抽样的78所“双非”高校中,东北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深圳大学等34所高校今年的投档位次有所上升,但投档位次下降的则多出10所,共44所。

通过数据分析,不难看出,以金融学专业为代表的财经类专业却有“降温”趋势。

不是经济学类专业不热了,

是回归理性了

换一个角度,看看山东高校财经类专业在学校所有招生专业中所处的位置是否有变化。

山东大学经济学类专业2021年在山东的投档位次发生了细微变化。数据显示,经济学类专业2020年在山东投档位次是5853名,在全校所有招生专业中排名第六,今年在山东投档位次是6082名,在全校所有专业中排名到了第七。超过它的专业是临床医学五年制。放眼望去,山大今年在山东投档排名前七位的专业,四个是医学类。其他三个分别是数学类、计算机类,与经济学类。不难看出,并不是说经济学类专业不热了,而是医学类专业更热了。

中国海洋大学的经济类专业投档位次今年也出现变化。2020年排在所招生专业第一位的还是会计学专业,投档位次9921名,第二位是法学,9975名,今年两个专业位置互换,法学到了第一位,投档位次9479名,会计学到了第二,投档位次9806名。

而在山东师范大学,金融学专业今年的投档位次是107812名,2020年是107353名。与去年相比,山东师范大学金融学专业下降了459个位次。从全校专业投档排序来看,金融学专业今年被公共管理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反超。济南大学经济学类专业投档位次也有所下降,该校经济学类专业2020年投档位次是70544名,今年则是71373名,下降了829个位次。

当然,也有部分高校逆势上扬,比如山东财经大学,经过专业优化调整,今年最低投档位次升至山东省属高校第二名。山东农业大学,2020年经济学类专业在山东投档位次是120333名,今年则是118766名,位次提高了1567名。齐鲁工业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山东理工大学的会计学专业、山东科技大学的会计学专业也同样“升温”。

有业内人士分析,出现这种变化,主要与国家政策的调整有关,强调金融发展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因此,新兴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石墨烯等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专业被重视起来,财经专业的注意力相应被分散了许多,逐渐“去泡沫化”,慢慢回归常态。另一方面,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学生的专业选择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医学类专业、师范类专业更加受到考生青睐。此外,现在移动互联时代,通讯非常发达,考生获取信息更加方便。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考生的盲从,使专业选择更加理性。

科技拉动,“热门专业”多元化

从今年的投档单不难发现,各高校的“热门专业”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记者统计了2021年山东普通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投档单中位次排名前100的专业发现,除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外,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电子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也得到了考生青睐。

投档单显示,今年清华大学在山东普通类常规批投档位次最高的专业是临床医学类(含医学、化生类方向),其次是理科试验班(物理基础类);北京大学投档位次最高的专业则是理科试验班类(理科基础类),其次是文科试验班(通用类);中国科学院大学投档位次最高的专业是人工智能,其次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上海交通大学位次最高的是电子信息类(EEE试点班,含双学士学位项目),其次是人工智能(卓越人才试点班);浙江大学位次最高的是工科试验班(竺可桢学院图灵班),其次是机器人工程(竺可桢学院)等。当然,其中也不乏经济学类专业的身影,比如复旦大学排名第一的专业就是经济管理试验班。从中可以看出,考生用志愿“投”出来的“热门专业”已经不再单一,不再过分聚集在某个专业上。

数据显示,今年高校的科技类专业报考热度明显上升。进入智能时代,互联网、人工智能、芯片、新能源等“新贵”产业迅速扩张,除了吸纳大量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对制造类、机械类、能源类等“硬核”专业同样求贤若渴。这份来自行业的用人热度,也传导到“准大学生”的志愿填报上。此外,部分高校推出的交叉融合试验班,基础学科拔尖创新班等,也得到了不少考生的认可。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